四川师范大学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(校史馆)成立于2008年6月,由图书馆、档案馆和校史馆组成,总建筑面积4.17万平方米,在职员工81人。
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负责统筹和建设全校文献资源,为学校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。狮子山校区图书馆和成龙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.94万平方米,提供阅览和自习座位3600余个。截至2024年12月,我校(含院系资料室)共有各类纸质文献337万余册(包含普通图书289.5万余册,线装书9.5万余册,善本书1万余册,期刊合订本35.5万余册,本校学位论文1.5万册)、电子图书253.8万余册,电子期刊100.7万余册、各类中外文数据库72个。
四川师范大学档案馆负责对全校档案工作进行组织、指导和管理,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业务部门,同时也是开展档案编研、校史研究和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机构。学校档案工作始于1946年设立档案员,1983年成立综合档案室,2008年6月组建档案馆。目前,档案馆馆舍面积为1511平方米,校内立卷部门64个,专兼职档案员77人。馆藏档案由川北农工学院、川北大学、川东教育学院、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(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)和四川师范大学五个全宗构成。
四川师范大学校史馆负责进行档案编研和校史研究,宣传办学历史、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。校史馆于2011年10月落成,2022年10月完成新馆更新,面积约为600平方米,主要反映了学校从1946年建立川北农工学院至今的办学历史。校史馆展陈内容主要分为历史沿革、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三大板块,分别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来源及变迁情况,以及学校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服务社会、文化传承创新、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的办学成绩和办学特色。